? 新手總結:結構平面圖有兩種劃分方法:按“梁柱表法”繪圖時,各層結構平面可分為模板圖和板配筋圖(當結構平面不太復雜時可合并為一圖);按“平法”繪圖時,各層結構平面需分為墻柱定位圖、各類結構構件的平法施工圖(模板圖、板配筋圖以及梁、柱、剪力墻、地下室側壁配筋圖等)。
各層的“模板圖”及“板配筋圖”可按本節(jié)所述方法繪制。
⒈尺寸線標注:
通常分為結構平面總尺寸線、柱網(wǎng)尺寸線、構件定位尺寸線及細部尺寸線等。標注要求同前所述。
⒉平面圖中梁、柱、剪力墻等構件的畫法:
原則是從板面以上剖開往下看,看得見的構件邊線用細實線,看不見的用虛線。剖到的承重結構斷面應涂黑色。
凡與梁板整體連接的鋼筋混凝土構件如窗頂裝飾線、花池、水溝、屋面女兒墻等,須在結構圖中表示。構件大樣圖應加索引。
對平面中凹下去的部分(如凹廁、孔洞等),要用陰影方法表示,并在圖紙背面用紅色鉛筆在陰影部分輕涂。如有凹板,應標出其相對標高及板號。
樓梯間在樓層處的平臺梁板應歸入樓層結構平面之內(nèi)。對梯段板及層間平臺,應用交叉細實線表示,并寫上“梯間”字樣。
⒊繪圖順序:
一般按底筋、面筋、配筋量、負筋長度、板號標志、板號、框架梁號、次梁號、剪力墻號、柱號的順序進行。
板底、面鋼筋均用粗實線表示,宜畫在板的1/3處。文字用繪圖針筆書寫,字體大小要均勻(可用數(shù)字模板),當受到位置限制時,可跨越梁線書寫,以能看清為準。所有直線段都不應徒手繪制。
雙向板及單向板應采用表示傳力方向的符號加板號表示。
在板號下中應標出板厚。當大部分板厚度相同時,可只標出特殊的板厚,其余在本圖內(nèi)用文字說明。
在各層模板圖中,應標出全部構件(板、框架梁、次梁、剪力墻、柱)的編號,不得以對稱性等為由漏標。
過梁(GL)應編注于過梁之上的樓層平面中。
梁上起柱(LZ),要標出小柱的定位尺寸,說明其做法。
⒋底筋的畫法
結構平面圖中,同一板號的板可只畫一塊板的底筋(應盡量注于圖面左下角首先出現(xiàn)的板塊),其余的應標出板號。
底筋一般不需注明長度。繪圖時應注意彎鉤方向,且彎鉤應伸入支座。
對常用的配筋如φ6@200、φ8@200、φ10@200等可用簡記法表示,與結構總說明配合使用。
分布筋只在結構總說明中注明,圖中不畫出。
⒌負筋的畫法
同一種板號組合的支座負筋只需畫一次。如某塊板的支座另一邊是兩塊小板時,則只按其中較大的板配置負筋。
板的跨中不出現(xiàn)負彎矩時,負筋從支座邊可伸至板的L0/3(活載大于三倍恒載)、L0/4(活載不大于三倍恒載)、或L0/5(端支座)。L0為相鄰兩跨中較大的凈跨度。雙向板兩個受力方向支座負筋的長度均取短向跨度的1/4。鋼筋長度應加上梁寬并取50mm的倍數(shù)。板的跨中有可能出現(xiàn)負彎矩時,板面負筋宜采用直通鋼筋。
負筋對稱布置時,可采用無尺寸線標注,負筋的總長度直接注寫在鋼筋下面;負筋非對稱布置時,可在梁兩邊分別標注負筋的長度(長度從梁中計起);端跨的負筋無尺寸線時直接標注的是總長度;以上鋼筋長度均不包括直彎鉤長。
板厚較大的懸臂板筋和直通負鋼筋,均應加設支撐鋼筋,并在圖中注明。
⒍其他
對平面圖中難以畫清楚的內(nèi)容,如凹廁部分樓板、局部飄出、孔洞構造等,可用引出線標注,或加剖面索引、用大樣圖表示。
板面標高有變化時,應標出其相對標高。
砌體隔墻下的板內(nèi)加筋以粗直線表示(鋼筋端部不必示出彎鉤),并且注明定位尺寸。
一、框架梁、柱配筋圖
⒈框架大樣圖可用1:40比例繪制。各柱柱中、懸臂梁根部、框架梁兩端及跨中各作一個剖面,均用1:20比例繪制。
⒉完整標出框架的構件尺寸及定位尺寸,并用一度尺寸線標明層高、柱高、梁頂標高。
⒊柱的縱向鋼筋縱向鋼筋用粗實線表示。Ⅰ級鋼筋的切斷點要畫彎鉤;Ⅱ級鋼筋的切斷點用短斜線標出,并斜向鋼筋一方;鋼筋如采用機械連接或等強度對接焊,接點或焊點用圓點表示。箍筋可用中粗實線表示。
⑴柱的縱筋采用機械連接或等強度對接焊時,應標出接點位置;當采用搭接連接時,要標出搭接位置及搭接長度(取50mm的倍數(shù),以下同);柱縱筋需要分批接駁時,應標出每次接駁的位置。
⑵柱中插筋及切斷鋼筋的錨固長度LaE,可采用文字說明的方法注明。
⑶頂層柱頂柱筋及梁筋的錨固做法,應在圖上有所表示。
⑷柱的剖面大樣中各類縱筋和箍筋要分別標注,并標明剖面尺寸。
⒋柱的箍筋
⑴柱箍筋加密區(qū)范圍以及加密區(qū)、非加密區(qū)、節(jié)點核芯區(qū)的箍筋做法應在圖上注明;
⑵箍筋按規(guī)定需采用復合箍筋時,應在柱剖面旁邊用示意圖表示復合箍筋的做法,并注意箍筋末端彎鉤的畫法。
⒌梁的縱向鋼筋
⑴懸臂梁負筋,應與框架梁邊跨的負筋一起考慮,繪圖時可根據(jù)需要進行調(diào)配,以免支座鋼筋過密。
⑵梁縱筋由于構造原因不能伸入鄰跨時,可將部分鋼筋向下或向上錨入柱內(nèi),繪圖時可根據(jù)需要調(diào)整配筋。
⑶梁的支座負筋分批切斷時,在圖中應分批標明切斷點位置。為便于區(qū)分鋼筋,詳圖中宜加上鋼筋編號。
⑷抗震設計時框架梁的貫通鋼筋,當采用機械連接或等強度對接焊接長時,應標出接點位置;當采用兩端與支座負鋼筋搭接的方式或在跨中一次搭接的方式接長時,應在圖紙上注明搭接位置及長度。
除貫通筋外,有時尚需增加架立筋以滿足箍筋肢距的需要,此時應將貫通筋與架立筋分別標出。
⑸梁端底筋及面筋錨入柱內(nèi)的錨固長度LaE,可采用文字說明的方法。
⒍梁的吊筋
梁側有集中荷載(次梁)作用時,應標出吊筋及附加箍筋的位置,并畫出吊筋的大樣。
⒎梁的箍筋
梁端箍筋加密區(qū)的范圍、加密區(qū)及非加密區(qū)的箍筋做法應在圖上注明;
⒏梁的腰筋
梁的腰筋為按構造配置時,長度伸至梁端即可;按計算(抗扭或側向抗彎)而設置的腰筋,其錨入柱內(nèi)的長度為LaE,繪圖時須注意其區(qū)別。
⒐梁剖面大樣
梁剖面大樣中各類縱筋和箍筋要分別標注,并標明剖面尺寸。
采用復合箍筋時,應在剖面旁邊用示意圖表示復合箍筋的做法?古す拷顟⒁夤拷钅┒藦濄^的畫法。
二、剪力墻配筋圖
⒈剪力墻配筋平面圖及剖面圖的比例可與框架大樣圖相同。連梁因為鋼筋通長配置,故截面及配筋相同的連梁可只作一個剖面,比例可用1:20或1:30。
⒉用一度尺寸線標明層高及連梁高,注上連梁頂?shù)臉烁。標明剪力墻的定位軸線、開口尺寸、各片墻的厚度、寬度及端部暗柱或明柱的尺寸。
對平面或剖面中的孔洞(如電梯井、門洞等),要用陰影方法表示,并在圖紙背面用紅色鉛筆在陰影部分輕涂。
⒊剪力墻的鋼筋
⑴剪力墻各種鋼筋的用量應在平面及剖面圖中適當表示。當豎向鋼筋沿高度減少時,要標出考慮錨固長度后縱筋的切斷位置。
⑵連梁的底筋、面筋、腰筋、箍筋以及拉結筋的數(shù)量及構造要求,應在圖上表達清楚。
鋼筋均用粗實線表示。Ⅰ級鋼筋的切斷點畫彎鉤,Ⅱ級鋼筋畫短斜線。
⒋剪力墻的水平鋼筋與豎向鋼筋的關系、拉結筋的做法、鋼筋的搭接做法、水平鋼筋轉角構造、頂層豎筋與屋面板的錨固、墻與柱之連接等構造做法,應在施工圖中或在(高層)結構說明中表達清楚。
三、樓梯配筋圖
樓梯配筋圖可結合建筑施工圖,在其樓梯剖面大樣圖預留的位置直接繪出。
板式樓梯的配筋一般采用樓梯表的方式表達,詳見10.2.3節(jié)。
梁柱表法施工圖
一、柱表
柱表的形式有多種,應選用符合設計要求的柱表。填表前應將柱表中大樣和表中符號相對照,搞清方可填寫。下面以圖10-1為例說明柱表的填寫方法。
⒈柱號、層次應由下而上排列,Hj、H。應各占一行,當幾層柱截面及配筋相同時,可用一行表示,如“3~5層”。
⒉各欄數(shù)值如上下相同,可采用上下填寫、中間打相同號“``”的方法表示。不得采用只填上段數(shù)值,下段打相同號的方法。
⒊柱高計算起點以下(Hj/H。段)的縱向鋼筋與首層相同,所不同的是箍筋;A至剛性地面(H。段)的箍筋宜全長加密,而基礎內(nèi)(Hj段)的箍筋不受剪,只起固定作用,一般不少于“上中下各1φ8”(此處箍筋直徑應與上層的箍筋直徑相同)。
⒋截面型式及尺寸應按柱表中提供的柱截面型式填寫。必要時,可對柱表中的柱截面型式進行修改或補充。
⒌柱表中①號豎筋是特指2根角筋,②、③號筋是指單側用量。
⒍柱表中沒有標注箍筋加密區(qū)長度Ln的欄目時,可利用“備注”一欄標注。
⒎柱表說明中,要填寫設防烈度、抗震等級、豎筋接頭的做法及搭接長度等內(nèi)容。
圖10-1中KZ3柱的配筋與圖10-4中的柱平法施工圖示例相同,讀者可作一對照。
二、梁大樣及梁表
梁表也有多種形式,應選用符合設計要求的梁表。填表前應與圖對應搞清各符號含義。下面以圖10-2為例說明梁表的填寫方法。
⒈梁號應由基礎梁開始往上按施工順序逐層填寫,同一層先填框架梁再填次梁、梯梁;當幾層框架梁(如三至五層的第3號框架梁)相同時,“梁號”可表示為“3~5KL3”等;連續(xù)梁的“分號”可只填跨號(如-1,-2,-P等)。
⒉基礎梁及獨立梁的梁頂標高一定要填寫;A梁的梁頂標高一般可取室內(nèi)設計標高以下50mm;外墻下的基礎梁,尚應使梁底低于室外地面設計標高,以免外墻面因沉降不同出現(xiàn)開裂現(xiàn)象。
⒊截面型式及截面尺寸應按梁表中的梁截面型式填寫。必要時,可對其作出修改或補充。
⒋梁的跨度一般按軸線距離填寫(單位:毫米),支座寬則從軸線計起,懸臂跨應填寫端部尺寸h1等。
⒌梁表中①②號筋須逐跨填寫,不得使用相同號“``”。梁的底筋如分排放置時,應用㈡、㈢或“上、下”注明;①②號筋不標注S1、S2長度時,按梁表說明第7條的規(guī)定執(zhí)行,應在該條文處填寫錨固長度為40d(不少于LaE),d為鋼筋直徑。
⒍在某一梁跨內(nèi)所填的⑧及⑨號鋼筋如無注明“左”或“右”時,是指該跨右端支座(按分跨編號循序而言)的鋼筋,填寫時應特別注意。
⒎梁表說明第8條中,⑤號筋與⑦、⑨號筋的搭接長度宜改為40倍⑤號筋直徑(不少于受拉搭接長度),以滿足作為貫通筋的要求!
⒏⑦號筋的C5及La長度,可取50mm的倍數(shù);⑨號筋如分排放置,要用㈡、㈢或“上、下”注明;④⑤號筋的截面積應不少于⑦或⑨號筋截面積的1/4;⑩號筋等的C1長度,不宜少于C2的1.5倍,伸至內(nèi)跨應不少于Ln/3。
⒐通長鋼筋應注明“通長”字樣并說明允許搭接的部位;如采用④號連通筋,除首跨C1及末跨C2需填寫外,其余均用“連通”或“*”號表示。
⒑懸臂跨⑩號或支座的⑦、⑨號鋼筋互相搭接而不需要④⑤號筋時,宜用斜線將該項劃去,以方便檢查有否遺漏。
⒒箍筋要注明端部及跨中的范圍;如為抗扭箍,要在旁邊注明“(抗扭)”。
⒓次梁作用處,除2根吊筋外,每側宜再加3到4個密箍;懸臂端集中力處,宜再加4個密箍;密箍直徑與該梁段其它箍筋相同,間距為50mm。
⒔腰筋為一排時,不必寫排數(shù)。
三、樓梯表
目前流行有多種式樣的樓梯表,其表達方式、符號不盡統(tǒng)一,但其填寫方法都相似。
⒈梯板號:應由首層(或地下室)開始按施工順序由下往上進行編號。折板式樓梯的上、下跑梯板由于類型不同,不能用同一編號。編號時應結合樓梯間剖面大樣進行。
⒉梯板的跨度、厚度、踏步尺寸等,應按大樣圖對應填寫,單位為毫米。
⒊梯板的負筋長度:在所選樓梯表的大樣中,應留意標注的負筋長度是水平投影還是與梯板方向平行的長度。
⒋當梯板底筋要在彎折處分開錨固時,底筋應分段填寫,并標注錨固長度;彎折處的負筋長度應加長,見2.4.1節(jié)。
⒌首段梯板應支承于基礎梁或地下室底板,不應采用天然地基基礎。如梯表提供的大樣圖不符合要求,可作修改或另繪大樣。
⒍梯表說明中,應填寫混凝土強度等級;梯板的分布筋宜改為φ8@250;梯扶手下應另加2φ12。
10.2.4平法施工圖
按平法設計的配筋圖,應與相應的“梁、柱、剪力墻構造通用圖及說明”配合使用。各類構件的構造通用圖及說明都是簡明敘述構件配筋的標注方法,再以必要的附圖展示構造要求。目前已有多種與平法或“原位圖示法”配套使用的“通用圖及說明”,選用時應與國家標準《平法規(guī)則》相符合。并在各類構造通用圖說明的空格處填上需要的內(nèi)容。
一、柱平法施工圖
柱平法施工圖有列表注寫和截面注寫兩種方式。柱在不同標準層截面多次變化時,可用列表注寫方式,否則宜用截面注寫方式。
在平法施工圖中,應在圖紙上注明包括地下和地上各層的結構層樓(地)面標高、結構層標高及相應的結構層號,并在圖中用粗線表示出該平法施工圖要表達的柱或墻、梁,見圖10-3示例(實際圖紙粗線只畫其中一項)。
結構層樓面標高是指將建筑圖中的各層地面和樓面標高值扣除建筑面層及墊層厚度后的標高,結構層號應與建筑樓層號對應一致。
⒈列表注寫方式:在柱平面布置圖上,分別在同一編號的柱中選擇一個或幾個截面標注幾何參數(shù)代號(反映截面對軸線的偏心情況),用簡明的柱表注寫柱號、柱段起止標高、幾何尺寸(含截面對軸線的偏心情況)與配筋數(shù)值,并配以各種柱截面形狀及箍筋類型圖。柱表中自柱根部(基礎頂面標高)往上以變截面位置或配筋改變處為界分段注寫,具體注寫方法詳見《平法規(guī)則》。
⒉截面注寫方式:在分標準層繪制的柱平面布置圖的柱截面上,分別在同一編號的柱中選擇一個截面,直接注寫截面尺寸和配筋數(shù)值。
⑴在柱定位圖中,按一定比例放大繪制柱截面配筋圖,在其編號后再注寫截面尺寸(按不同形狀標注所需數(shù)值)、角筋、中部縱筋及箍筋。
⑵柱的豎筋數(shù)量及箍筋形式直接畫在大樣圖上,并集中標注在大樣旁邊。
、钱斨v筋采用同一直徑時,可標注全部鋼筋;當縱筋采用兩種直徑時,需將角筋和各邊中部筋的具體數(shù)值分開標注;當柱采用對稱配筋時,可僅在一側注寫腹筋。
⑷必要時,可在一個柱平面布置圖上用小括號“()”和尖括號“<>”區(qū)分和表達各不同標準層的注寫數(shù)值。
⑸如柱的分段截面尺寸和配筋均相同,僅分段截面與軸線的關系不同時,可將其編為同一柱號。但此時應在未畫配筋的柱截面上注寫該截面與軸線關系的具體尺寸。
二、剪力墻平法施工圖
剪力墻平法施工圖也有列表注寫和截面注寫兩種方式。剪力墻在不同標準層截面多次變化時,可用列表注寫方式,否則宜用截面注寫方式。
剪力墻平面布置圖可采取適當比例單獨繪制,也可與柱或梁平面圖合并繪制。當剪力墻較復雜或采用截面注寫方式時,應按標準層分別繪制。
在剪力墻平法施工圖中,也應采用表格或其他方式注明各結構層的樓面標高、結構層標高及相應的結構層號。
對于軸線未居中的剪力墻(包括端柱),應標注其偏心定位尺寸。
⒈列表注寫方式:把剪力墻視為由墻柱、墻身和墻梁三類構件組成,對應于剪力墻平面布置圖上的編號,分別在剪力墻柱表、剪力墻身表和剪力墻梁表中注寫幾何尺寸與配筋數(shù)值,并配以各種構件的截面圖。在各種構件的表格中,應自構件根部(基礎頂面標高)往上以變截面位置或配筋改變處為界分段注寫,詳見《平法規(guī)則》。
⒉截面注寫方式:在分標準層繪制的剪力墻平面布置圖上,直接在墻柱、墻身、墻梁上注寫截面尺寸和配筋數(shù)值。
⑴選用適當比例原位放大繪制剪力墻平面布置圖。對各墻柱、墻身、墻梁分別編號(編號方法可見第一章)。
⑵從相同編號的墻柱中選擇一個截面,標注截面尺寸、全部縱筋及箍筋的具體數(shù)值(注寫要求與平法柱相同)。
⑶從相同編號的墻身中選擇一道墻身,按墻身編號、墻厚尺寸,水平分布筋、豎向分布筋和拉筋的順序注寫具體數(shù)值。
⑷從相同編號的墻梁中選擇一根墻梁,依次引注墻梁編號、截面尺寸、箍筋、上部縱筋、下部縱筋和墻梁頂面標高高差。墻梁頂面標高高差,是指相對于墻梁所在結構層樓面標高的高差值,高于者為正值,低于者為負值,無高差時不注。
⑸必要時,可在一個剪力墻平面布置圖上用小括號“()”和尖括號“<>”區(qū)分和表達各不同標準層的注寫數(shù)值。
⑹如若干墻柱(或墻身)的截面尺寸與配筋均相同,僅截面與軸線的關系不同時,可將其編為同一墻柱(或墻身)號。
⑺當在連梁中配交叉斜筋時,應繪制交叉斜筋的構造詳圖,并注明設置交叉斜筋的連梁編號。
三、梁平法施工圖
梁平法施工圖同樣有截面注寫和平面注寫兩種方式。當梁為異型截面時,可用截面注寫方式,否則宜用平面注寫方式。
梁平面布置圖應分標準層按適當比例繪制,其中包括全部梁和與其相關的柱、墻、板。對于軸線未居中的梁,應標注其定位尺寸(貼柱邊的梁除外)。當局部梁的布置過密時,可將過密區(qū)用虛線框出,適當放大比例后再表示,或者將縱橫梁分開畫在兩張圖上。
同樣,在梁平法施工圖中,應采用表格或其他方式注明各結構層的頂面標高及相應的結構層號。
⒈截面注寫方式,是在分標準層繪制的梁平面布置圖上,從不同編號的梁中各選擇一根梁用剖面號引出配筋圖并在其上注寫截面尺寸和配筋數(shù)值。截面注寫方式既可單獨使用,也可與平面注寫方式結合使用。
⒉平面注寫方式,是在梁平面布置圖上,對不同編號的梁各選一根并在其上注寫截面尺寸和配筋數(shù)值。
平面注寫包括集中標注與原位標注。集中標注的梁編號及截面尺寸、配筋等代表許多跨,原位標注的要素僅代表本跨。具體表示方法如下:
⑴梁編號及多跨通用的梁截面尺寸、箍筋、跨中面筋基本值采用集中標注,可從該梁任意一跨引出注寫;梁底筋和支座面筋均采用原位標注。對與集中標注不同的某跨梁截面尺寸、箍筋、跨中面筋、腰筋等,可將其值原位標注。
⑵梁編號由梁類型代號、序號、跨數(shù)及有無懸挑代號幾項組成,應符合表10-1的規(guī)定。
表10-1
梁類型代號序號跨數(shù)及是否帶有懸挑
樓層框架梁KLXX(XX)或(XXA)或(XXB)
屋面框架梁WKLXX(XX)或(XXA)或(XXB)
框支梁KZLXX(XX)或(XXA)或(XXB)
非框架梁LXX(XX)或(XXA)或(XXB)
懸挑梁XLXX
注:(XXA)為一端有懸挑,(XXB)為兩端有懸挑,懸挑不計入跨數(shù)。
例:KL7(5A)表示第7號框架梁,5跨,一端有懸挑。
⑶等截面梁的截面尺寸用bXh表示;加腋梁用bXhYLt×ht表示,其中Lt為腋長,ht為腋高;懸挑梁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時,用斜線“/”分隔根部與端部的高度值。
例:300×700Y500×250表示加腋梁跨中截面為300×700,腋長為500,腋高為250;
200×500/300表示懸挑梁的寬度為200,根部高度為500,端部高度為300。
⑷箍筋加密區(qū)與非加密區(qū)的間距用斜線“/”分開,當梁箍筋為同一種間距時,則不需用斜線;箍筋肢數(shù)用括號括住的數(shù)字表示。
例:φ8@100/200(4)表示箍筋加密區(qū)間距為100,非加密區(qū)間距為200,均為四肢箍。
⑸梁上部或下部縱向鋼筋多于一排時,各排筋按從上往下的順序用斜線“/”分開;同一排縱筋有兩種直徑時,則用加號“+”將兩種直徑的縱筋相連,注寫時角部縱筋寫在前面。
例:6φ254/2表示上一排縱筋為4φ25,下一排縱筋為2φ25;
2φ25+2φ22表示有四根縱筋,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部。
⑹梁中間支座兩邊的上部縱筋不同時,須在支座兩邊分別標注;支座兩邊的上部縱筋相同時,可僅在支座的一邊標注。
⑺梁跨中面筋(貫通筋、架立筋)的根數(shù),應根據(jù)結構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數(shù)等構造要求而定,注寫時,架立筋須寫入括號內(nèi),以示與貫通筋的區(qū)別。
例:2φ22+(2φ12)用于四肢箍,其中2φ22為貫通筋,2φ12為架立筋。
⑻當梁的上、下部縱筋均為貫通筋時,可用“;”號將上部與下部的配筋值分隔開來標注。
例:3φ22;3φ20表示梁采用貫通筋,上部為3φ22,下部為3φ20。
|